释放音乐魅力

—— 质量第一  信誉至上——

DVI信号的工程应用中有两大问题需要解决

首页    DVI信号的工程应用中有两大问题需要解决
DVI信号的工程应用中有两大问题需要解决,因为信号源和显示设备都已具有DVI接口,因此,传输和切换就成为主要问题,关于DVI的传输,前面已有文章作过专门讨论,现在主要讨论DVI的矩阵切换问题

 DVI信号的工程应用中有两大问题需要解决,因为信号源和显示设备都已具DVI接口,因此,传输和切换就成为主要问题,关DVI的传输,前面已有文章作过专门讨论,现在主要讨DVI的矩阵切换问题。
 
    DVI信号是最大码流1.65G1600×1200×60时)的四路数字信号,在作矩阵切换时有许多与模拟矩阵不同的问题。如果是一般DVI切换,可利DVI/编码等芯片完成(甚至也有用继电器方式解决的,在实际使用中根本不可取,因为没有驱动能力,传输距离太短)。例如DVI信号解码为并行数据,由于此时码流较低(最大165MHZ),可利用通用数字电路进行切换,然后再编码。但由于走线结构问题,这种方式可形成的切换器较小,2141这种范围,再大时就很难完成了,因此要用到专用的高速芯片完成矩切换,如目前已有的3.3G的切换芯片就可构88DVI矩阵切换。
 
    相比之下,切换芯片本身倒不是矩阵切换器的主要问题,主要问题在于其间的技术工艺问题,最典型的问题是驱动能力和走线工艺。
 
    DVI信号正常的传输距离在7左右,作为矩阵切换器的输/输出端口,因为不知道信号是从多远来的,多少驱动能力,而切换器本身要有接插件和内部走线(接插件对驱动能力的损失比我们预想的大很多),工程中不可能去冒险只利用原信号的驱动能力,因此会在输入端口先进Repeater,完成切换器与路程,形一个标准长。同理在输出端口上也不敢不作驱动处理,否则输出的线路有可能(极有可能)达不一个标准长(实验结果是最多能保留一半),这样矩阵对外部条件要求得太高,工程中无法应用。这的作法相当于加16Repeater,成本有较大增加,并在内部的联接和走线方面带来许多技术问题。将输入和输出端口完全隔离的作法也有其配备灵活的好处。实际工程中,如果事先能考虑到走线的距离和信号接口,就可利用输入,输出接口板替换的方式,完成多种功能组合。例如输入接口板可以是简单Repeater;也可以是光纤接收器,直接从光纤中得DVI信号;也可以是电缆均衡(Cable Equalizer)完成长线接收;也可以VGADVI的转换器,可将少量VGA信号转换DVI信号,形成全数字系统。也在考虑VideoAudio信号进行数字转换的接口板,完成下面要谈到的多媒体数字矩阵的功能。输出口亦然,简单Repeater一个标准长的输出;光纤发射器,DVI信号直接转换为光信号进入光纤传输系统;也可DVI转换VGA信号,完成某些特殊应用;也可输出模拟或数字VideoAudio信号。组合应用非常灵活。
 
    目前所应用的是一34×343.3G码流的数字切换芯片,DVI4组为一路计算,可形8DVI矩阵(实际上输入和输出各富2路),如DVI信号没有那么多,例如只4DVI信号,那么输入,输出端口只占用20×1614×18的富余,而这些富余通道完全可构成,比8×88×16的数字视频,数字音频的矩阵。因为芯片关心的只是不超过3.3G码流的数字流,无所DVI或视频或音频信号。随着数字应用的发展,数字视频SDID1MPEG2MPEG4等)和数字音频有了很多应用,在将HDMI1.95GHDCP标准完成及应用开始之后,本DVI的矩阵配HDMI接口板,完全可适用HDMI的矩阵切换,因为实际上,该矩阵是一款高速数字矩阵。在目前看,本DVI矩阵配合各种不同的输入,输出接口板,就可形成一款多媒体数字矩阵,配合灵活的控制介面,本矩阵将是一款现场可编程(现场决DVI,数字视频,数字音频的/出路数)的多功能媒体矩阵,其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。
 
工程应用举例,系统框图如下:

img1

    会议室距机房的距离120200左右不等,考虑到电磁环境差,又要保证图像质量(最大分辨1280×1024)因此干线传输利用光纤传输系统,即可保证图像质量又可解决电磁环境问题。
 
    每个会议室中,考虑到计算机距投影机在20左右,因此在投影机一端(后端)使 Cable Equalizer 保证传输距离,专门改制一DVI2112合成的切换器完成本地信号与回传信号的切换,并保证信号上行。本地其它信号如笔记本VGA信号,利用投影机VGA通道直接显示,不走数字系统,因为距离很短,质量可以保证,成本也低。
 
    主控机房中,利用光接收器将上行的信号解调DVI信号,接入矩阵,矩阵输出下行DVI信号直接经光纤传输系统下行,其中有些信号需要保留,可DVI信号直接送到媒体存储器当中。本系统中视频利用模拟方式,未进入数字系统。
 
成本分析(仅是估算):
 
1.光纤传输与电缆传输
3-4/米,/发器一1万元
25/米,长线驱动4000
150计算分别106008000元左右,价格可比
 
2 矩阵切换
模拟方2.5万元左右,数字方7.5万元左右,明显高出,但考虑到存储等格式转换,相差没有那么大。
 
3 本地系统
DVI 21+124000元左右
Cable Equalizer 3000元左右,考虑到电缆,应7500元左右
模拟方式,电缆和分配器及切换器,应4000元左右
 
    由此看来,目前的数字应用方案较之模拟方案,成本要高,主要是在矩阵切换方面(目前专用芯片价格太高,只能等其降价,同时接口板的成本也较高),但得到的好处是所有投影机的质量与笔记本的质量相同,充分发挥了投影机的品质且成功解决了长距离传输和电磁环境问题,性价比方面有其自有特点。因此在考虑工程方案时,可考虑数字和模拟两套方案,甲方要求质量很高或有其它特殊情况,如距离很长或电磁环境不好,经费方面不是过于紧张,可建议采用数字方案(数字的,光纤传输的方案在技术领先性上应无可挑剔,图象质量也确实漂亮)。
 
    现在投影机的指标越来越高,但实际上到达投影机的信号源质量很难保证,造成高端显示设备的浪费,1280×1024×60为例,像素时钟108MHZ,按照奈奎斯持采样原理,折合模拟带宽150MHZ左右,如果以电缆方式传输100,即使配合较好的长线驱动器,所能保障带宽极限150MHZ左右,显示设备端的信号带宽不会超100MHZ(不信可以测量一下),对高端显示设备而言是极大的浪费。


2020年4月10日 11:10
浏览量:0
收藏